1. 污泥含水率烘干温度
原理是输入输出的污泥干基的量是不变的。例:进料污泥100吨,含水率80%,出料含水率40%,则出料污泥量为100*(1-80%)/(1-40%)=33.3吨,反之换算。
2. 污泥烘干温度与时间
污泥含水率的标准测量试验的方法如下:
滤纸准备
取定量滤纸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将恒重的滤纸放在天平托盘内。
取样 称取约20克上下污泥,达到恒重后记下重量W2,则污泥重量W=W2-W1, 烘干
烘箱里105度温度下烘2小时左右,放在干燥器内30分钟冷却至室温再称,记下数据,在烘2小时再称,直到称得的重量不变,称为达到恒重W3(或者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水分重=W2- W3。水分重/W*100%=含水率。
3. 污泥含水率烘干温度要求
日产剩余污泥量为932.6m3/d,含水率 =99.5%,即固体浓度 =5 kg/m3,浓缩后使污泥含水率降至 =97%,即 =30 kg/m3.
这是用实验测量出来的.
大致的步骤如下:
取污泥 a g,放入烘箱中,于100-150摄氏度烘干.称其剩余质量为b
那么污泥的固体浓度为b/a×100%.
4. 干污泥是含水率多少的污泥
污泥脱水机的绝干污泥量和处理水量与浓度的关系,绝干污泥量等于设备的处理水量乘以污泥浓度,例如设备处理水量是10m3/h,污泥含水率是99.5%,相对污泥浓度就是0.5%。设备的绝干污泥量就是10*0.005*1000=50KG。处理水量乘以污泥浓度再乘以1000就等于每小时处理多少千克。这样换算出来就是50KG/H。
另一方面知道绝干污泥量来计算处理的水量,设备的计算方法就是,绝干污泥量除以污泥浓度(1-含水率),例如设备处理的绝干污泥量是60KG/H,含水率是99%,处理的水量就是60/(1-0.99)=6000KG,一吨等于一千千克,所以等于6T/H。
5. 烘污泥用多少温度
氨气产生的原因:污泥中的含氮恶臭物质主要是氨、有机胺和粪臭素,而氮的来源主要有尿素、蛋白质和氨基酸。在污泥干化过程中,由碳水化合物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将溶于水中的大量氨转化为碳酸氢铵等不挥发的铵离子。碳酸氢铵的热稳定性极差,35℃以上即可发生分解,所以在污泥干化过程中碳酸氢铵几乎全部被分解释放出氨。
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如今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有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方式,其中污水中的杂质通过过滤或沉淀或其他方式转化成了污泥,而污泥也同样需要处理,有很多了解污泥烘干处理的人都会觉得污泥干化会很臭,那你知道污泥干化为什么会有臭气产生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污泥干化中臭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一种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臭气;另一种有机质受热产生化学反应会产生臭气。
那么污泥干化的臭气究竟是什么气体?经过多方面分析,原来臭气中的主要成份是:硫化氢和氨气,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气体产生的原因吧。
硫化氢产生原因:污泥干化处理中温度升高时,含硫成份在加热时缺氧,在厌氧条件下被硫酸还原菌还原为H2S。在温度超过50℃时,H2S几乎不溶解于水,因此,水膜除尘也无法消除H2S,臭气味就会随着烟气排放而四处扩散。
氨气产生的原因:污泥中的含氮恶臭物质主要是氨、有机胺和粪臭素,而氮的来源主要有尿素、蛋白质和氨基酸。在污泥干化过程中,由碳水化合物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将溶于水中的大量氨转化为碳酸氢铵等不挥发的铵离子。碳酸氢铵的热稳定性极差,35℃以上即可发生分解,所以在污泥干化过程中碳酸氢铵几乎全部被分解释放出氨气。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