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球磨机是什么?

重卡之家 2023-03-19 11:15 编辑:admin 260阅读

一、搅拌球磨机是什么?

球磨机大致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搅拌球磨机,由于采用新式设计,与卧式滚筒球磨机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它是通过电机驱动立式减速度,通过联轴节带动内转子研磨装置旋转,使介质球、磨料、水混合液悬浮研磨。

天创粉末搅拌球磨机运行过程中,桶体固定不动,仅仅搅拌器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故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抽样检验和添加磨料。球磨机底部的过滤系统能够检验磨粒是否符合规格,以便于大颗粒的再次研磨,以达到研磨和分散的需要。

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的搅拌操作均系机械搅拌,搅拌设备主要由搅拌装置、轴封、和搅拌罐三大部分组成。

搅拌球磨机可以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在彼此之中互相分散,从而达到均匀混合;也可以加速传热和传质过程。搅拌操作的例子颇为常见,例如在化验室里制备某种盐类的水溶液时,为了加速溶解,常常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液体进行搅拌。又如为了制备某种悬浮液,就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动容器中的液体,使固体颗粒不致沉下,而保持它在液体中的悬浮状态。

在工业生产中,搅拌操作是从化学工业开始的,围绕食品、纤维、造纸、石油、水处理等,作为工业过程的一部分而被广泛应用。

二、影响球磨机物料产量及质量的工艺因素有哪些

球磨机是目前我国水泥工业应用比率最高的重要粉磨设备。影响球磨机产量、质量的因素很多,实践证明:各水泥企业根据实际生产条件,经过一定的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后,球磨机的生产能力要高出许多。

1. 入磨物料的粒度:由于立窑水泥厂使用的球磨机规格普遍偏小,所以,入磨物料粒度的大小对磨机的产、质量影响很大,粒度小,则磨机的产、质量高,电耗低;粒度大,则磨机的产、质量低,电耗高。

2. 物料的易磨性:物料的易磨性,是指物料被粉磨的难易程度,国家标准规定使用粉碎功指数Wi(kwh/t)表示。该数值愈小,说明物料愈好磨,反之愈难磨。水泥厂习惯使用相对易磨性系数,来表示物料被粉磨的难易程度。它是利用试验小磨,将被测物料与标准砂对比,达到规定细度值,计算被粉磨的时间,与标准砂粉磨时间相同的为1,大于1的难磨;小于1的容易磨;比值越大越难磨,越小越好磨。

3. 入磨物料的水份:对于干磨法来说,入磨物料的水份对磨机的产、质量影响很大,入磨物料的水份越高,容易引起饱磨或糊磨,降低粉磨效率,磨机产量越低。因此,含水份较大的物料,入磨前的烘干是十分必要的。

4. 入磨物料的温度:入磨物料的温度过高再加上研磨体的冲击摩擦,会使磨内温度过度,发生粘球现象,降低粉磨效率,影响磨机产量。同时磨机筒体受热膨胀影响磨机长期安全运转。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入磨物料温度。

5. 出磨物料的细度要求:出磨物料的细度要求愈细,产量愈低,反之,产量则愈高。

6. 粉磨工艺流程:同规格的球磨机,闭路流程比开路流程产量高15~20%;在闭路操作时,选择恰当的选粉效率与循环负荷率,是提高磨机产量的重要因素。

7. 添加助磨剂:有些助磨剂会影响磨矿效果,因为常用助磨剂大多是表面活性较强的有机物质,在物料粉磨过程中,能够吸附在物料表面,加速物料粉碎中的裂纹扩展、减少细粉之间的相互粘结,提高粉磨效率,有利于球磨机的节能高产。国家标准规定: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允许加入助磨剂,但掺加量不得超过1%。

转载自 球磨机设备

三、干式球磨机闭路粉磨系统的工艺管理工作是什么?

干式球磨机闭路粉磨系统的工艺管理工作:1、三仓长度改为闭路磨时,仓数宜改为两个仓。2、各仓的填充率应为:由粗磨仓至细磨仓逐仓下降。3、与开路磨相比,一仓钢球的平均球径应适当提高,以提高球间空隙率,加快物料流速。4、尾仓宜装球而不宜装段,以适应闭路磨中物料流速快的特点,并减少过粉磨现象。5、产品的细度控制指标应与开路磨的不同。6、入磨物料的综合水分应控制在2%以下,以防水分的选粉、除尘系统内结露。7、入磨物料粒度应符合要求,发现粒度过大,及时处理。8、喂料操作须与闭路粉磨的特点相适当。即主要根据球磨机粉磨能力和系统循环负荷量的大小进行喂料操作;产品细度的调节主要通过调节选粉机来实现。9、干法磨应保持磨内通风状况良好,并保持除尘系统正常工作。

如果您是球磨机的客户,或者您在球磨机的使用方面有什么问题,我们将为您免费提供球磨机应用的专业解决方案!即刻拨打,了解更多,相信与“新兴”人的沟通一定会对您的选择有所帮助!您也可以登录我厂网站:www.gyxxjx.com巩义市新兴机械厂

四、提高球磨机产量和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1 球磨机的产量问题

通常来说,提高球磨机产量的直接途径有3种:

1.磨机前加置细碎机;

2.改进粉磨系统,提高粉磨效率;

3.加置高效选粉机。

上述3种方法,任何1种都可以大幅度提高球磨机的产量。当然,如果工厂条件许可的话,上述3种方法配套使用,效果最为理想,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粉磨系统设计的大趋势。三者的关系:磨前细碎是前提,磨后选粉是保证,磨内改造是根本。磨前细碎使得入磨物料粒度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粉磨系统的负荷;选粉效率的提高,最直接的效益就是成品细粉最大限度地被及时选出,减少水泥成品回粉率,降低磨机负荷;而磨内改造,也就是粉磨系统的改进,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入磨物料粒度降低了、选粉效率提高了,如果粉磨系统效率较低,影响的不仅仅是磨机的产量,更影响水泥的质量。

1.2 水泥的质量问题

水泥的质量,单从粉磨工艺来说,与磨前破碎和选粉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我国水泥质量的检验指标一般有2个:水泥筛余值和比表面积。但近年来国际上的水泥质量检验指标则是水泥颗粒级配,而且,这一指标比水泥筛余值和比表面积更能反映水泥质量的真实情况。这一点,已经引起我国水泥工作者的相当重视。一般说,水泥颗粒中,小于3μm的颗粒水化较快,不利于水泥的长期强度,建议不超过10%;大于65μm的颗粒基本无活性,最好没有;16-24μm的颗粒活性最高。有的水泥厂在生产中添加石灰石。石灰石是没有活性的,纯粹是一种填充料,但却可以改善水泥成品的颗粒级配。

实施水泥新标准以后,水泥筛余值这个指标的实际操作意义已经不大。新标准中对于比表面积更重视一些,而针对水泥颗粒级配则尚无具体要求。

二、我们的任务

实施新标准的意义就是必须大幅度提高水泥成品质量,更进一步的意义是加快淘汰落后、促进市场竞争、同国际水泥标准接轨,为我国加入WTO后水泥行业融入国际市场作准备。这样一来,我国的水泥厂,尤其是中小水泥厂如何提高水泥的产量和质量,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来源于:www.gyxxjx.co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