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无人机配置(农用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

145 2022-12-25 04:24

1. 农用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

与有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可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具有持续工作能力强、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等特点,在尺寸、速度和机动性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下面贤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目前最受人关注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受到热捧

无人机近几年来发展比较快,而除军事用途外,由于无人机成本相对较低、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的优势,使得无人机在航空拍照、地质测量、高压输电线路巡视、油田管路检查、高速公路管理、森林防火巡查、毒气勘察、缉毒和应急救援、救护等民用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正是因为看到未来无人机的民用市场潜力巨大,除一些科研院所外,民营企业也开始介入无人机市场。目前粗略估计全国约有170多家单位在生产无人机。

无人机的应用市场主要包括:航空拍摄、航空摄影、地质地貌测绘、森林防火、地震调查、核辐射探测、边境巡逻、应急救灾、农作物估产、农田信息监测、管道、高压输电线路巡查、野生动物保护、科研实验、海事侦察、鱼情监控、环境监测、大气取样、增雨、资源勘探、毒、反恐、警用侦查巡逻、治安监控、消防航拍侦查、通信中继、城市规划、数字化城市建设等方面。

(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无人机应用行业一线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熟悉无人机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无人机操控技术等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掌握无人机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操控等相关岗位的业务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无人机部件生产组装、总装调试、质量检验生产管理、营销及熟练操控无操控人机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主要就业岗位:本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主要在各个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应用、教学、训练等单位进行从事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安装、调试、维修、营销、飞行、应用、后期处理、地勤、教员、训练、表演等岗位工作,无人机操作员根据各个行业不同需求,可在多个领域运用无人机技术,包括但不但不限于以下领域:农业植保、电力巡线、土地测绘、军警安防、交通勘察、地质勘探、影视拍摄等。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学制三年(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实习)。培养掌握无人机原理及装配、无人机驾驶操控、无人机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独立开展整个无人机操控和数据处理过程的能力,可在国土测绘与调查、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环境监测、电力巡查、农业植保、影像航拍、摄影测量等无人机应用领域从事应用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无人机原理、无人机装配与维修、无人机操控、电子电工基础、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摄影测量、GIS软件应用等。

无人机七点关键技术

一、动力技术

续航能力是目前制约无人机发展的重大障碍,消费级多旋翼续航时间基本在20min左右,用户外出飞行不得不携带多块电池备用,造成使用作业的极大不便。无人机必须在动力方面实现突破才能走上新的革命性高度。

二、导航技术

无人机准确地知道自己“在哪儿”、“去哪儿”,几乎是类似于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在无人机的任何发展阶段都是绕不开的问题。

三、交互技术

无人机目前主要通过遥控器进行飞行控制,需要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应简化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1)手势控制技术

手势交互是一种未来人机交互的趋势,目前在精确度上存在挑战。在CES2014的展场上,有利用MYO手势控制臂带来控制AR.Drone2.0四旋翼的演示。

(2)脑机接口技术

近年来,科研人员在多个领域都运用到了BCI(BrainComputerInterface,脑机接口技术)技术,科员人员运用该技术制作新型玩具、为残疾人制作义肢。作为需要安全性较高的飞行器,这种方式目前还不成熟。它可作为一种验证性质的技术展示,离实际还有不少距离。

四、通讯技术

(1)4G/5G通讯技术

2015年,中国移动开发4G“超级空战队”设备,能支持航拍影像即拍即传。5G的速度比现在的LTE网络标准连接速度快250倍,它标志着无线行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Wifi通讯技术

2013年,德国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开发出了一项新的无线广域网技术,打破了最快的WiFi网络速度纪录,它可以让1公里以外的用户每秒钟下载40GB。由于这种设备的传输距离比普通WiFi路由器的覆盖范围要广得多,因此这种设备很适合无人机航拍图传或光纤布放不方便的农村地区应用。

五、芯片技术

目前,包括IBM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都在模拟大脑,开发神经元芯片。而一旦类似芯片被应用于无人机,自主反应、自动识别有望会变得轻而易举。

六、平台技术

(1)“Dronecode”的无人机开源系统

2014年10月,著名开源基金会Linux推出了名为“Dronecode”的无人机开源系统合作项目,将3DRoboTIcs、英特尔、高通、百度等科技巨头纳入项目组,旨在为无人机开发者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工具和技术支持,加快无人机和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2)Ubuntu15.04操作系统

Ubuntu15.04的物联网版本是Ubuntu目前最小且最安全的版本,非常地精简,适合发行家、科技专业人士与开发者使用,能够在无人机等领域中使用。

(3)Airware发布企业级无人机系统

Airware公司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无人机软件系统,帮助企业迅速、高效地完成商用无人飞行器的部署及管理。

七、空管技术

初创公司SkyWard在研发一个无人机交通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将让数千无人机在城市上空飞行而不会互相碰撞。Skyward正在跟FAA和全球三大无人机制造商——国内的大疆、美国的3DRoboTIcs和法国的Parrot——合作以证明大量的无人机可以在拥挤的空域安全地共存。

七大技术,对无人机的正常运作起了关键作用。在日前“基于北斗/GPRS/3G技术的无人机遥感网络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中,围绕项目的总体目标“开展无人机组网关键技术研究,初步构建社会化无人机遥感网络示范体系”攻关了无人机资源规划运行管理机制、基于北斗/GPRS/3G技术的无人机遥感系统飞行监管关键技术与装备、飞行监控与管理功能综合运行管理平台研发等关键技术。

无人机的市场产值

现在全国有1200多家无人机企业,生产的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未来无人机潜力最大的市场就在民用,新增市场需求可能出现在农业植保、货物运输、空中无线网络、数据获取等领域;消费级无人机一般采用成本较低的多旋翼平台,用于竞技航拍、游戏等休闲用途。

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和深圳市彩虹鹰无人机研究院统计,2016年全国无人机总产值超260亿元,其中80%以上的产值贡献来源于包括大疆创新的深圳市无人机企业。近3年来,深圳市无人机产值以50%的增长率递增,被誉为“全球无人机之都”,众多知名无人机企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国。

无人机专业就业前景

由于无人机的经济性、安全性、易操作性,在很多民用领域对无人机都有着旺盛的需求,小型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搜索营救、核辐射探测、交通监管、资源勘探、国土资源监测、边防巡逻、气象探测、农作物估产等领域,无人机具备市场竞争优势,未来需要大批量地使用。

无人机行业的逐梦时代已然来临,创新即是机遇!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就像手机一样,它原来是奢侈品,现在只是非常普通的一个通讯工具,未来无人机也可能会人手一台。凝聚产业力量、拓展产业价值,为无人机管理、制造及应用单位搭建了一个高端、良好、有效的沟通平台,助推中国无人机产业有序发展。而这些都需要大量无人机技术专业人才。

以上就是关于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就业前景的介绍,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需要掌握无人机飞行技术和熟练的操控技能;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以及较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无人机操控、维护维修,无人机航拍等生产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农用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 下载

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可以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无人机真正为人们熟知可以说是从2011大疆精灵系统刚出的时候开始算起,现在自拍无人机、农业植保无人机、影视航拍、行业应用无人机正多元化发展,更多的无人机应用领域正在被挖掘,无人机的市场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 农用无人机的应用

未来智能回答:

近几年,无人机行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那么无人机的用处有多大,你知道吗?

农业

事实上,多数无人机产业相关人员认为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方面有巨大用途。通过辨别正在衰败的作物,实地清点谷物数量等,无人机可以帮助农民减少损失。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来丈量和开发农场及其附属灌溉系统。以上原本费时费力的工作无人机都能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另外,装配上盛有农药、化肥或水的装置后,无人机还可以变身为迷你喷洒机;对于饲养了家禽的农场来说,无人机还可以用来监测动物,并快速收集和反馈动物的健康和数量情况。

环境监测及保护

跟在农场监测动物和农作物相似。无人机不易被动物察觉,因此可以在不干扰动物作息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监测,并获取保护效果、迁徙路径、栖息地管理及洪水估测(由其是沿海地区)等重要信息。无人机还能提供动植物健康情况及数量等数据,并且能在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检测新物种。

建筑与施工

建筑公司和工程承包商也能通过无人机受益。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建筑师可以使用图片和短视频等素材制作出设想建筑物的3D 模型。而使用无人机能够快速获取建设地点航拍素材,建筑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创建出真实场景的虚拟概念,然后将设计建筑物的3D模型放入虚拟建设地点中以便于精确计算和调整,从而获得最佳施工方案。

媒体播报

无人机的另一个明显用途就是媒体播报。早前,只有大型新闻公司才能负担起使用直升机录制航拍视频;如今,即使是当地报社或小型媒体公司也能利用无人机快速获取新闻播报所需的航拍素材。相对于直升机,无人机能够进入更紧凑、离地面更低的地方。而对于面对面访谈等简单录制工作,盘旋于附近的摄制无人机则完成得更加出色。

4. 无人机应用于农业

大疆t40小麦播撒

产品类型 四轴飞行器

产品定位 农业无人机

飞行载重 最大喷洒起飞重量:90000g

最大播撒起飞重量:101000g

悬停精度 启用RTK定位:水平±10cm,垂直±10cm

未启用RTK定位:水平±60cm,垂直±30cm(雷达功能启用:±10cm)m

轴距 2160mm

动力系统 电机:

定子尺寸:100×33mm

电机KV值:48RPM/V

额定电机功率:4000W/rotor

螺旋桨 直径:54inch

旋翼数量:8

遥控器

工作频率 O3 Pro工作频率:2.4000GHz-2.4835GHz

5.725GHz-5.850GHz

Wi-Fi工作频率:2.4000GHz-2.4835GHz

5.150GHz-5.250GHz

5.725GHz-5.850GHz

蓝牙工作频率:2.4000GHz-2.4835GHz

控制距离 O3 Pro信号有效距离(无干扰、无阻挡):

SRRC:5km

MIC/KCC/CE:4km

FCC:7km

(数据为飞行器作业高度2.5m时测得)

5. 无人机农业技术

无人机是通过无线电遥控技术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控制的无人飞行器,它可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精确定位,也可通过机械臂完成各种不同的农业任务,如喷洒农药、施肥、农业生产状况的监测、灾情探查、农业保险勘察、病虫防治等。无人机在农业环境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操作灵活、方便快捷,这样也促进无人机在农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农田进行准确的定位,利用无人机的高清数码相机、摄像头、热像仪以及各种传感器等专业的成像设备获得超低空高分辨率遥感图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对农作物的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产量预测、自然灾害评估、农作物病虫防治和预警、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土地资源的测量等。无人机对于农作物监测可以精确到每个作物的株高、叶面积等。

现在国家已经可以通过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彩色多光谱成像仪对农田作物进行拍摄,因为农作物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时候,它的光谱特征就会发生变化,把拍到的图片传送到计算机或云服务器进行实时分析,这样就可以实施监督杂草、及时灌溉和施肥等,还可以对农田周围的土壤和水质进行重金属检测。

6. 农用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电子版

是航天技术,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等。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

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测绘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7. 无人机的农业应用

  无人机领域巨头大疆无人机不仅在航拍领域继续发力,同时也效仿极飞无人机等公司转型,进军农业领域。近日,大疆推出其首款产品——MG-1农业植保机,具有防尘、防水、防腐蚀等特点。

  据了解,大疆MG-1农业植保机专门用于对农作物进行养护药剂喷洒,配备八轴动力系统,标准载荷达10公斤。每小时作业量可达40-60亩,作业效率是人工的40-60倍。

  MG-1配备了精度高达厘米级的调频连续波雷达和先进的飞控系统,作业过程中实时扫描植物表面的高低起伏,自动保持与农作物间的距离,确保均匀喷洒。

8.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只要是需要施药的农作物,都可以用植保无人机。

事实上,目前植保无人机植保的作业对象几乎覆盖了全部农作物, 无人机在农业生产的应用已初见成效,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地块与土壤分析

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先进传感器的农业无人机,能够绘制精确的地块与土壤分析三维地图,为播种制定详密的规划,在农业生产的起始阶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该类别的农业无人机也可密切监控地块状况,为后期的灌溉与土壤氮含量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二、空中播种

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开发了一套完善的无人机播种系统。该系统可同时将种子及其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一起注入土壤。这项技术将种子对营养素的吸收率提升了75%,而播种成本也降低了85%。不单确保了种子的成活率,也相对减少了其它资源的消耗,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喷洒作业

装载超声波、雷达以及先进的喷洒系统的农业无人机,被广泛地应用于植保作业,亦被通称为植保无人机。该类型无人机能够根据地理地形不断调整飞行高度并自主识别、躲避障碍物,依托先进的喷洒系统对农作物实施精准而均匀的喷洒作业。该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农药用量,很好地减轻了植保作业对水体以及环境的污染。据专家估计,植保无人机较于传统机械,其作业效率高达5倍之多,将极大地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

四、农作物监控

地块大、农作物监控效率低下是农业生产的另一大痛点。随着全球气温上升,气候变化日益无常,地块状况的管理与维护变得愈加困难。以前,农户主要依靠卫星图像辅助农作物监控,但其费用过高且需要提前预购,而日均一张的服务效率也难以提供实时准确的农作物监控信息。搭载实时影像系统的农业无人机应运而生,给农户更加精确地监控农作物生长状况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手段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保障。

五、农业灌溉

搭载高光谱、多光谱、热传感器的农业无人机,可准确分析并识别地块的干旱区域,为精准灌溉作业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此外,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该类型无人机还可以计算植被指数,通过农作物自身散发的热量来分析农作物密度以及健康状况。

六、作物健康评估

对作物进行健康评估并及时发现病虫害是优质农业生产的必要保障之一。通过搭载可视红外线以及近红外线发射装备,农业无人机可以准确分析农作物反射的绿光及近红外光的数量并绘制多光谱图像来追踪农作物的变化与健康状况。农户可根据相应的数据做出快速有效的防治手段,保障农作物远离病虫害,从而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总之,随着全球人口的飞速增长以及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高度智能化的农业无人机必将在未来农业生产中扮演愈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9. 农用无人机技术应用论文

新加坡科技大学的机器人专家公布了一种新型的仿生无人机,可以借助风力降落在指定位置,无需电力提供动能。

新加坡科技大学的机器人专家在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上发表了一篇新论文,介绍了他们研发的新型无人机,这种无人机由5架单独的无人机连接在一起,在接近地面时,驱动翼控制它们彼此分离,分别降落在各自的目标地点。

这种设计的特点是,无人机不再需要电力提供动能,在下降的初始阶段,5架无人机借助风力协同自转,几个机翼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旋转中心。

多架无人机组合的形式,能够实现更高的旋转动能和协同控制能力。合体无人机接近地面后,它们就可以退出协作模式,继续下降各自特定的目的地。

10. 农用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学什么

一、《多旋翼无人机设计与控制》

二、《控制系统设计指南》

三、《农用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

四、《无人机详解与剖析》

五、《无人机航空摄影与后期指南》

六、《无人机飞行 航拍与后期完全教程》

七、《无人机任务载荷》

八、《无人机 天空之眼的当下与未来》

九、《无人机驾驶基础及应用》

十、《走近无人机+无人机结构与操作 》(2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