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搅拌站水泵叶片
单层,双层各有优势,和缺陷,看个人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样式。
单叶片的会有更高的功率输出,力大搅拌的量也大,但是需要高功率电机匹配,输出力矩会不平衡,较易损坏转轴,也更容易产生热量,但是加工简单,叶片结构较坚固,所以桨叶的使用寿命长,造价也低。
双叶片的转速相对较低,力量和扭矩适中,搅拌量不能太多,不需要高速高扭矩的电机,力量输出平衡,中低转速就可以达到单叶片中高速的效果,机件磨损较小,自身产生的热量小,但是加工工艺复杂,叶片结构不太坚固,使用寿命较短,容易断裂,造价高。
总的来说
双搅拌叶片的更先进合理,但是价格相对高些,故障率也较高些。
2. 泵车搅拌叶片
如果泵车在正、反向泵速以及吸水和泵送砂浆方面是正常的,但在泵送混凝土时会堵塞塞。可以观察,在泵送混凝土时,它总是在臂架管的第三部分阻塞,因此就要怀疑泵管中出现异物。
泵车有那些常见故障?三一泵车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1)拆卸泵管的第三部分,检查泵管中没有异物,然后重新安装,并且测试后仍存在故障。
(2)打开正泵,观察主系统压力约为10MPa,压力正常,并且同时检测到系统压力,最大值可达到34MPa,因该车仅使用了3个月,这就可以去除主泵液压系统的故障。
(3)停机,泄压,拆下变径管,检查S管中是否有异物,并同时检查活塞头,正常无磨损。
(4)拆下臂架第三部分的弯头,并打动正泵。可以泵送混凝土。怀疑后面的泵管中有异物。
(5)分析泵送系统压力是否正常。输送缸内的活塞正常,S管内无异物,应判断泵管内有故障。拆卸所有泵管后,在行走平台的第一根水平管中发现一块卡住搅拌器的搅拌叶片。乙炔焰切割并取出后,重新安装泵管,测试泵机正常泵送。
出现故障原因是因为搅拌机内的刀片脱落。
2,不能泵送
泵车泵送完成后,洗车时出现升速正常,正、反泵均不能泵送的故障。
正常速度增加表示PLC可以检测到分动器的速度信号,继续检查泵送点控制Q2.0,Q2.1,并且正常运行表示电子控制信号正常。应检查液压控制系统。
(1)DT1 / DT2电磁阀线圈短路,开路或PLC线路上的电磁阀故障。
(2)DT1电磁阀是否卡死,安全阀溢流压力无法建立,如果DT2电磁阀阀芯卡在中间位置,则正负泵将失控。
(3)主泵是否有故障。
检查发现:
(1)正负泵观察压力表,压力为0,系统无压力。
(2)检测到DT1电磁阀正常,然后手动放置阀芯,故障仍然存在。
(3)怀疑溢流阀滑阀被卡住,拆下顶盖,取出阀芯。阀芯的上下运动灵活而正常; 取下弹簧,用5个硬币取而代之,然后安装阀盖。测试机器仍然有故障。说明溢流阀正常。
(4)继续检查,发现臂架和活塞缩回的所有功能均异常,可以自动调节速度,并且发现三个压力表显示为零。请注意,故障应该出在主泵压力输出部分。
(5)分析泵送电磁阀是否正常,可以解释为驱动和泵送位置检测应该是正常的,但重新检测:I2.5亮,分动箱位置检测接近开关亮, 行驶时,跟随着泵送动作驾驶室运行正常,表明驱动和泵送控制电路没有故障。发动机转速正常,系统无压力,
觉得有用点个赞
3. 搅拌泵图片
一、搅拌泵车泵送前,先将泵车停稳,四个液压支腿全打开,稳固车身。搅拌泵车是臂架泵,在泵车停稳后,需打开泵送混凝土的臂架
4. 搅拌站叶片图片
大于300m。
根据《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 中规定,沥青搅拌站距敏感点位置不宜小于300m。
移动式沥青搅拌站特点:
1、模块设计令搬运、安装更快捷方便;
2、搅拌叶片设计独特,以非常动力驱动的搅拌缸更使得搅拌轻松、可靠、高效;
5. 搅拌机水泵叶轮
涡流式搅拌机工作原理:
涡流式搅拌机(又称透平式叶轮),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搅拌器,能有效地完成几乎所有的搅拌操作,并能处理粘度范围很广的流体。
由在水平圆盘上安装2~4片平直的或弯曲的叶片所构成。桨叶的外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一般为20:5:4,圆周速度一般为 3~8m/s。涡轮在旋转时造成高度湍动的径向流动,适用于气体及不互溶液体的分散和液液相反应过程。
涡流式搅拌机有多种形式,按照有无圆盘可分为圆盘涡轮搅拌器和开启涡轮搅拌器;按照叶轮又可分为平直叶、折叶和后弯叶涡轮搅拌器。
圆盘涡轮式搅拌器与开启涡轮式搅拌器比较,由于圆盘的存在使得圆盘涡轮搅拌器的循环速率低于开启涡轮搅拌器;折叶涡轮搅拌器与平直涡轮搅拌器比较,由于折叶涡轮搅拌器轴向流强而剪切作用相对较小;弯叶涡轮与平直涡轮搅拌器比较,主要在于弯叶涡轮搅拌器叶轮不易磨损,且功率消耗低。
6. 泵车搅拌叶片工作原理
泵车配件 S阀、眼镜板、切割环、出料口、大端轴承座、耐磨套、S管长套、S管短套、小端总成、搅拌总成、摆臂、摆缸、叶片、活塞、滤芯、密封件、铰链、弯管、变径管、管卡、等
7. 搅拌站泵房
你讲的原材料复“称”就是泵房或者说材料部门对进厂原材料重量的再次过秤校核;若果是原材料复“验”就是技术部门或者说试验室对各项原材料的进厂检验了。
8. 叶片泵装配
常见故障有很多,排除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压力达不到,泥的硬度就达不到,这个情况首先观察机器的两个陶瓷柱塞在上下运行吗?如运行很快,或者停止运行,排除方法就有两种。如运行很快就要检查是否上浆,如不运行就先调节液压集成块上面的液流阀把压力调节大点,如果阀门全部打开还是不行,就要检查是否是油泵问题,或者油封漏油,或油的温度太高等等,原因很多. 检修 (1)检查柱塞有无伤痕和锈蚀现象,必要时应更换新品。 (2)检查柱塞副配合情况。将柱塞端头插人柱塞套内,倾斜约60°,若柱塞能在自身作用下缓慢地下滑为配合良好。 (3)检查柱塞副的密封性。用手握住柱塞套,两个手指堵住柱塞顶端和侧面的进油口。用另一只手拉出柱塞,感到有较大的吸力,放松柱塞立即缩回原位,表明柱塞副密封良好,否则应更换柱塞副。 (4)检查出油阀副减压环带是否磨损有台阶或伤痕现象,必要时应予以更换。 (5)检查出油阀副的配合情况。用手指堵住出油阀下孔,用另一手指将出油阀轻轻向下压,当手指离开出油阀上端时,它能自动弹回原位,表明出油阀副密封良好,否则应更换出油阀副。 (6)检查挺柱体。喷油泵体和挺柱体之间的标准间隙为0~0.03mm,如超过0.2mm,则应更换零件。 (7)检查柱塞凸缘和控制套的凹槽之间的间隙,应为0.02~0.08mm,如超过0.12mm,必须更换控制套。 液压泵常见故障及处理 故障现象原因分析消除方法 (一)泵不输油1.泵不转(1)电动机轴未转动 1)未接通电源 2)电气线路及元件故障检查电气并排除故障 (2)电动机发热跳闸 1)溢流阀调压过高,超载荷后闷泵 2)溢流阀阀芯卡死阀芯中心油孔堵塞或溢流阀阻尼孔堵塞造成超压不溢流 3)泵出口单向阀装反或阀芯卡死而闷泵 4)电动机故障1)调节溢流阀压力值 2)检修阀闷 3)检修单向阀 4)检修或更换电动机 (3)泵轴或电动机轴上无连接键 1)折断 2)漏装1)更换键 2)补装键 (4)泵内部滑动副卡死 1)配合间隙太小 2)零件精度差,装配质量差,齿轮与轴同轴度偏差太大;柱塞头部卡死;叶片垂直度差;转子摆差太大,转子槽有伤口或叶片有伤痕受力后断裂而卡死 3)油液太脏 4)油温过高使零件热变形 5)泵的吸油腔进入脏物而卡死1)拆开检修,按要求选配间隙 2)更换零件,重新装配,使配合间隙达到要求 3)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换油液 4)检查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检查油箱油量并加油至油位线 5)拆开清洗并在吸油口安装吸油过滤器 2.泵反转电动机转向不对 1)电气线路接错 2)泵体上旋向箭头错误1)纠正电气线路 2)纠正泵体上旋向箭头 3.泵轴仍可转动泵轴内部折断 1)轴质量差 2)泵内滑动副卡死1)检查原因,更换新轴 2)处理见本表(一)1(4) 4.泵不吸油(1)油箱油位过低 (2)吸油过滤器堵塞 (3)泵吸油管上阀门未打开 (4)泵或吸油管密封不严 (5)泵吸油高度超标准且吸油管细长并弯头太多 (6)吸油过滤器过滤精度太高,或通油面积太小 (7)油的粘度太高 (8)叶片泵叶片未伸出,或卡死 (9)叶片泵变量机构动作不灵,使偏心量为零 (10)柱塞泵变量机构失灵,如加工精度差,装配不良,配合间隙太小,泵内部摩擦阻力太大,伺服活塞、变量活塞及弹簧芯轴卡死,通向变量机构的个别油道有堵塞以及油液太脏,油温太高,使零件热变形等 (11)柱塞泵缸体与配油盘之间不密封(如柱塞泵中心弹簧折断) (12)叶片泵配油盘与泵体之间不密封(1)加油至油位线 (2)清洗滤芯或更换 (3)检查打开阀门 (4)检查和紧固接头处,紧固泵盖螺钉,在泵盖结合处和接头连接处涂上油脂,或先向泵吸油口灌油 (5)降低吸油高度,更换管子,减少弯头 (6)选择合的过滤精度,加大滤油器规格 (7)检查油的粘度,更换适宜的油液,冬季要检查加热器的效果 (8)拆开清洗,合理选配间隙,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换油液 (9)更换或调整变量机构 (10)拆开检查,修配或更换零件,合理选配间隙;过滤或更换油液;检查冷却器效果;检查油箱内的油位并加至油位线 (11)更换弹簧 (12)拆开清洗重新装配 (二)泵噪声大1.吸空现象严重(1)吸油过滤器有部分堵塞,吸油阻力大 (2)吸油管距油面较近 (3)吸油位置太高或油箱液位太低 (4)泵和吸油管口密封不严 (5)油的粘度过高 (6)泵的转速太高(使用不当) (7)吸油过滤器通过面积过小 (8)非自吸泵的辅助泵供油量不足或有故障 (9)油箱上空气过滤器堵塞 (10)泵轴油封失效(1)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2)适当加长调整吸油管长度或位置 (3)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或提高液位高度 (4)检查连接处和结合面的密封,并紧固 (5)检查油质,按要求选用油的粘度 (6)控制在最高转速以下 (7)更换通油面积大的滤器 (8)修理或更换辅助泵 (9)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器 (10)更换 2.吸入气泡(1)油液中溶解一定量的空气,在工作过程中又生成的气泡 (2)回油涡流强烈生成泡沫 (3)管道内或泵壳内存有空气 (4)吸油管浸入油面的深度不够(1)在油箱内增设隔板,将回油经过隔板消泡后再吸入,油液中加消泡剂 (2)吸油管与回油管要隔开一定距离,回油管口要插入油面以下 (3)进行空载运转,排除空气 (4)加长吸油管,往油箱中注油使其液面升高 3.液压泵运转不良(1)泵内轴承磨损严重或破损 (2)泵内部零件破损或磨损 1)定子环内表面磨损严重 2)齿轮精度低,摆差大(1)拆开清洗,更换 1)更换定子圈 2)研配修复或更换 4.泵的结构因素(1)困油严重产生较大的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 1)卸荷槽设计不佳 2)加工精度差 (2)变量泵变量机构工作不良(间隙过小,加工精度差,油液太脏等) (3)双级叶片泵的压力分配阀工作不正常。(间隙过小,加工精度差,油液太脏等)1)改进设计,提高卸荷能力 2)提高加工精度 (2)拆开清洗,修理,重新装配达到性能要求,过滤或更换油液 (3)拆开清洗,修理,重新装配达到性能要求,过滤或更换油液 5.泵安装不良(1)泵轴与电动机轴同轴度差 (2)联轴器安装不良,同轴度差并有松动(1)重新安装达到技术要求,同轴度一般应达到0.1mm以内 (2)重新安装达到技术要求,并用顶丝紧固联轴器 (三)泵出油量不足1.容积效率低(1)泵内部滑动零件磨损严重 1)叶片泵配油盘端面磨损严重 2)齿轮端面与测板磨损严重 3)齿轮泵因轴承损坏使泵体孔磨损严重 4)柱塞泵柱塞与缸体孔磨损严重 5)柱塞泵配油盘与缸体端面磨损严重(1)拆开清洗,修理和更换 1)研磨配油盘端面 2)研磨修理工理或更换 3)更换轴承并修理 4)更换柱塞并配研到要求间隙,清洗后重新装配 5)研磨两端面达到要求,清洗后重新装配 (2)泵装配不良 1)定子与转子、柱塞与缸体、齿轮与泵体、齿轮与侧板之间的间隙太大 2)叶片泵、齿轮泵泵盖上螺钉拧紧力矩不匀或有松动 3)叶片和转子反装1)重新装配,按技术要求选配间隙 2)重新拧紧螺钉并达到受力均匀 3)纠正方向重新装配 (3)油的粘度过低(如用错油或油温过高)(3)更换油液,检查油温过高原因,提出降温措施 2.泵有吸气现象 3.泵内部机构工作不良 4.供油量不足非自吸泵的辅助泵供油量不足或有故障修理或更换辅助泵 (四)压力不足或压力升不高1.漏油严重 2.驱动机构功率过小(1)电动机输出功率过小 1)设计不合理 2)电动机有故障 (2)机械驱动机构输出功率过小1)核算电动机功率,若不足应更换 2)检查电动机并排除故障 (2)核算驱动功率并更换驱动机构 3.泵排量选得过大或压力调得过高造成驱动机构或电动机功率不足重新计算匹配压力,流量和功率,使之合理 (五)压力不稳定,流量不稳定1.泵有吸气现象 2.油液过脏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卡住或伸出困难过滤或更换油液 3.泵装配不良(1)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间隙过大,造成高压油向低压腔流动 (2)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间隙过小,造成卡住或伸出困难 (3)个别柱塞与缸体孔配合间隙过大,造成漏油量大(1)拆开清洗,修配或更换叶片,合理选配间隙 (2)修配,使叶片运动灵活 (3)修配后使间隙达到要求 4.泵的结构因素 5.供油量波动非自吸泵的辅助泵有故障修理或更换辅助泵 (六)异常发热1.装配不良(1)间隙选配不当(如柱塞与缸体、叶片与转子槽、定子与转子、齿轮与测板等配合间隙过小,造成滑动部件过热烧伤) (2)装配质量差,传动部分同轴度未达到技术要求,运转时有别劲现象 (3)轴承质量差,或装配时被打坏,或安装时未清洗干净,造成运转时别劲 (4)经过轴承的润滑油排油口不畅通 1)回油口螺塞未打开(未接管子) 2)安装时油道未清洗干净,有脏物堵住 3)安装时回油管弯头太多或有压扁现象(1)拆开清洗,测量间隙,重新配研达到规定间隙 (2)拆开清洗,重新装配,达到技术要求 (3)拆开检查,更换轴承,重新装配 1)安装好回油管 2)清洗管道 3)更换管子,减少管头 2.油液质量差(1)油液的粘-温特性差,粘度变化大 (2)油中含有大量水分造成润滑不良 (3)油液污染严重(1)按规定选用液压油 (2)更换合格的油液清洗油箱内部 (3)更换油液 3.管路故障(1)泄油管压扁或堵死 (2)泄油管管径太细,不能满足排油要求 (3)吸油管径细,吸油阻力大(1)清洗更换 (2)更改设计,更换管子 (3)加粗管径、减少弯头、降低吸油阻力 4.受外界条件影响外界热源高,散热条件差清除外界影响,增设隔热措施 5.内部泄漏大,容积效率过低而发热 (七)轴封漏油 1.安装不良(1)密封件唇口装反 (2)骨架弹簧脱落 1)轴的倒角不适当,密封唇口翻开,使弹簧脱落 2)装轴时不小心,使弹簧脱落 (3)密封唇部粘有异物 (4)密封唇口通过花键轴时被拉伤 (5)油封装斜了 1)沟槽内径尺寸太小 2)沟槽倒角过小 (6)装配时造成油封严重变形 (7)密封唇翻卷 1)轴倒角太小 2)轴倒角处太粗糙 (1)拆下重新安装,拆装时不要损坏唇部若有变形或损伤应更换 1)按加工图纸要求重新加工 2)重新安装 (3)取下清洗,重新装配 (4)更换后重新安装 1)检查沟槽尺寸,按规定重新加工 2)按规定重新加工 (5)检查沟槽尺寸及倒角 (6)检查轴倒角尺寸和粗糙度,可用砂布打磨倒角处,装配时在轴倒角处涂上油脂 2.轴和沟槽加工不良 (1)轴加工错误 1)轴颈不适宜,使油封唇口部位磨损,发热 2)轴倒角不合要求,使油封唇口拉伤,弹簧脱落 3)轴颈外表有车削或磨削痕迹 4)轴颈表面粗糙使油封唇边磨损加快 (2)沟槽加工错误 1)沟槽尺寸过小,使油封装斜 2)沟槽尺寸过大,油从外周漏出 3)沟槽表面有划伤或其他缺陷,油从外周漏出 检查尺寸,换轴。油封处的公差常用h8;重新加工轴的倒角;重新修磨,消除磨削痕迹;重新加工达到图纸要求;更换泵盖,修配沟槽达到配合要求。 3.油封本身有缺陷油封质量不好,不耐油或对液压油相容性差,变质、老化、失效造成漏油,更换相适应的油封橡胶件。 4.容积效率过低 5.泄油孔被堵泄油孔被堵后,泄油压力增加,造成密封唇口变形太大,接触面增加,摩擦产生热老化,使油封失效,引起漏油清洗油孔,更换油封 6.外接泄油管径过细或管道过长泄油困难,泄油压力增加适当增大管径或缩短泄油管长度 7.未接泄油管泄油管未打开或未接泄油管,打开螺塞接上泄油管。
9. 搅拌站水泵叶片安装
拆开盒子,拿出电风扇组件。
2 首先将地盘和竖杆连接上,然后在底部拧上螺丝。
3 在竖杆上安装上电机与控制系统一体组件,在背部拧上螺丝固定。
4 在电机上安装好后挡板盖。
5 再安装上叶片
6 再安装上前挡片盖。至此安装结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