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挖红薯的农具叫什么
你好!
注册沟子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二、怎么挖红薯?为什么我挖它老破?
挖的时候要很小心,要从旁边开始挖,用锄头把两边的土锄松,有藤的话用手再拉一拉那条藤,弄松的土,用手扒开那些松的土,红署 就出了来了。当然挖破的少数肯定是有的,破的放不久,选出来先食用!
三、红薯种植的时候施了农药还能吃吗
红薯种植的时候施了农药还能吃。
1、红薯从种植到收获有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农药已经分解了。
2、农药在土壤中会被土壤进行分解,自身时间长了也就没有药效了。
3、红薯种植施用的农药较少,比较安全的。
生长环境
温度
红薯喜温怕冷,栽秧时5-10厘米、地温在10℃左右不发根,15℃需5天发根,17-18℃发根正常,20℃3天发根,27-30℃只一天即可发根。
气温25-28℃时茎叶生长快,30℃以上时茎叶生长更快,但薯块膨大慢。38℃以上呼吸消耗多,茎叶生长慢,20℃以下时茎叶生长也快,15℃时停止生长,10℃以下持续时间过长成遇霜冻,茎叶枯死。
地温在21-29℃之间温度越高,块根形成越快,数目越多,但薯块较小。22-24℃的地温较有利于块根的形成。20-25℃的地温最适宜于块根膨大,低于20℃或高于30℃时膨大较慢,低于18℃有的品种停止膨大,低于10℃易受冷害,在-2℃时块根受冻。块根膨大期间较大的日夜温差有利于块根膨大和养分的积累。
光照
红薯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叶色较浓,叶龄较长,茎蔓粗壮,茎的输导组织发达,产量较高。如果光照不足,则叶色发黄,落叶多,叶龄短,茎蔓细长,输导组织不发达,同化形成的有机营养向块根输送少,产量低。
每天受光时间长对茎叶生长有利,茎蔓变长,分枝数增多。每天受光12.5-13小时较适于块根膨大。每天受光8-9小时对现蕾开花有利,但不适于块根膨大。
水分
红薯是耐旱作物,但是,水分过多过少均不利于增产。红薯怕淹,特别是在结薯后受淹对产量影响很大。土壤干湿不定造成块根内外生长速度不均衡,常出现裂皮现象。总之,红薯既怕涝,又怕旱,群众说:“干长柴根,湿长须根,不干不湿长块根。”要获得红薯高产,应根据具体条件适时适量灌水,及时彻底排涝,旱地要加强中耕保墒。
四、怎样采摘红薯?
把红薯秧拔掉,用锄头朝红薯秧的根部方向刨地(小心刨不能伤了红薯)
五、什么东西可以刨地瓜
暴牙可以刨地瓜,下雨可以遮下巴,喝茶可以隔茶渣,野餐可以当刀叉
六、难忘的一次挖番薯600字作文
平时,我只吃过番薯,但是从来没有挖过番薯,学农的第2天,我就过了一回挖番薯的瘾。我和娄家怡为一组,挖番薯的工具也只有一根竹签。
老师把我们带到一块番薯地,并告诉我们,茎很多的地方肯定就有许多番薯。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娄家怡找了一块“风水宝地”,马上就动手了。一开始,我大概是瞎猫碰见死老鼠,运气好,三下两下就挖到了一个,后来,运气就没这么好了,挖了好长时间,可番薯像跟我们捉迷藏一样,迟迟不肯现身。再看看严宽和俞力升,他们挖到的番薯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这可把我急坏了,我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东挖一块,西挖一块,可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啥也没挖到。我甚至怀疑老师的话是否属实。
到底还是娄家怡老练,她冷静下来想了想,就对我说:“没有挖到番薯可能是我们挖的还不够深,你看这地方茎这么多,肯定能挖到许多番薯的。”听了她的话,我觉得也挺有道理的,就接受了她的意见,开始往深的地方挖……通过我们俩默契的配合,不一会儿,就挖到了许多番薯。指定的时间到了,我数了数,有八九个呢!我们挑了几个比较好的番薯洗干净后,接下来的的任务就是烧番薯。
望着熊熊的火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不知是为了马上要吃到美味蕃薯还是因为劳动的乐趣。20分钟后,我吃上了番薯,咬一口,嗬,又香又软,还带着一股野味。一会儿工夫,一个大番薯就被我消灭得一干二净。
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心想:通过了自己的劳动,既得到了乐趣,又得到了享受,真是两全其美啊!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