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人机怎样进行视觉定位?
无人机的视觉定位系统主要用在室内,当GPS信号没有或者不够的时候视觉定位可以让无人机稳定的停留在低空中,所以是有一定的高度限制的。通常4米以下。视觉定位部位部件会通过无人机下方的某个区域的图像进行检测然后锁定,然后无人机可以在低空停留的水平面稳定地飞行停留在某低空中。高度固定则是靠声波定位,水平定位主要是通过视觉定位实现。
2. 无人机定点比赛规则?
比赛的规则十分简单:
使用DJI s900挂在一个布偶玩具。按照规定路线,顺利地将布偶投放在产业园B座10楼的平台上。
无人机趣味定点投掷比赛
如何评判呢?教员们通过落地图传观察无人机行驶路线,然后与10楼平台接应人员在对讲机中沟通。最终结合,完成时间、行驶路线、投放准度等各项要求对选手进行打分。
3. 大疆无人机视觉系统失效?
大疆无人机的视觉系统不是万能的,一是受周围环境影响,再就是你得看好你买的机器视觉系统是只有前后的,还是前后左右都有,我就是吃的这个亏,寻思有自动避障来着,结果方向变了根本不管用来着
4. 大疆无人机视觉系统异常?
如果您的 Mavic 系列飞行器出现视觉传感器/视觉系统异常,请检查前视避障是否出现污损的情况,如果有此类情况,请尝试擦拭干净,如果还是出现异常提示,可进行视觉校准尝试解决。
需要您先打开飞行器,使用 USB 数据线,将飞行器和电脑连接,打开 Assistant 2 软件,登录您的 DJI 账号,点击左侧的校准,根据屏幕上的提示,一次进行前视,下视校准,操作完成后,电脑自动计算校准数据,校准完成。
5. 无人机视觉系统什么意思
简单地说一下无人机的视觉系统。市面常见的大疆、亿航、小米等等消费级无人机,比较新款的型号一般都有下视、前视等视觉系统,有的甚至上下左右前后六方位都有。
视觉系统可以通过内置的视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感来知地面纹理和相对高度,辅助无人机的精确定位和平稳飞行。
视觉系统的精度容易受光照强度、物体表面纹理情况影响,而且超声波会在某些吸音材料上,包括水面或者透明物体表面、纯色或强反光表面、运动物体表面、倾斜度超过30度的物体表面,以及纹理、光照度、倾斜度反差较大物体表面等等,可能会出现不能正常识别、正常测距的情况,从而导致自动下降功能受影响,可能会造成无人机在返航定位点一直悬停而不着陆。
有自动避障功能并且开启之后,如果是前视视觉系统,在返航路线中遇到障碍物时,则可以自动避开障碍物,否则可能会撞上障碍物。
6. 大疆无人机夜晚视觉系统失效?
可能是里面的电路出了故障导致失效的。
7. sg108无人机怎么开定点模式?
谢邀请。在无人机装入电子地图,装入gps定位系统,用GPS定位点和地图比较,驱动飞机按事先规划的航线飞行。打击的话就复杂了,但无外乎这么几种。光电致导,雷达制导,图像对比。在GPS引导下,如果卫星信号不强,就会进入丢星模式,一是原地盘旋,二是返航。重要提示,一定要在线路规划时注意高度设定,要根据航线地形高度设定。不然你不是撞山就是撞楼。
8. mini2无人机视觉传感器异常?
不建议飞行,建议您找售后服务咨询,视觉传感器是整个机器视觉系统信息的直接来源,主要由一个或者两个图形传感器组成,有时还要配以光投射器及其他辅助设备。视觉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获取足够的机器视觉系统要处理的最原始图像。
一般传感器都是以模组形式装配在本体上,而非与主控板一体化,所以一般传感模块损坏不影响主控本身。但建议更换或拆除异常模块及其电缆排线,以避免通过通信线路引发其他异常导致主控受损。
9. 组装无人机进行视觉开发选择什么摄像头?
要看你的是什么无人机,如果是一个大的无人机,你就可以加一个云台,安装一个GO PORO, 如果是一个小的无人机就没有什么必要了,现在大疆的无人机都是一体化的,根本用不了那些,云台,摄像头,还有遥控器,飞机,什么都有了,
10. 无人机视觉避障好还是雷达避障好?
视觉避障系统在各类消费级航拍飞行器中最为常见。例如,现在卖得比较火的大疆精灵系列和悟等都采用了视觉避障技术。其他众多无人机厂家也使用了类似的技术,这保障了无人机在航拍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植保无人机为例,主要使用视觉避障系统和雷达避障系统这两种。那么哪种避障系统最适合植保无人机?
视觉避障的概念
首先来说什么是视觉避障功能。视觉避障利用的是双目视觉测距,就像人的眼睛一样。人的双眼首先对周围的事物信息进行收集,然后经过大脑的处理,我们可以知道事物距我们远近。视觉避障基于视差原理,是计算机视觉的一种重要形式。原理是利用两个成像设备从不同的位置获取被测物体的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对应点间的位置偏差,来获取物体三维几何信息,包括摄像头与物体的距离、视线内物体之间的距离等。
雷达避障的概念
说雷达避障系统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使用毫米波频率为30~300GHz(波长为1~10mm)的。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
基于农田环境的复杂性,我们来好好聊一聊,具有哪些功能的避障系统最适合植保无人机?
1.抗尘土、雾滴的功能
在农田进行喷雾时,地表尘土可能会因为飞机的下旋风而飞扬起来,采用视觉避障的话,尘土飞到摄像机镜头时可能会严重影响避障的效果。在喷洒过程中产生的雾滴也可能会落在镜头上。
虽然有些厂家会使用“风帘”技术来弥补这个缺陷,以期达到把尘土或雾滴“吹干”,但经业内人士测试,“风帘”所能产生的作用很有限,久而久之,避障效果将可能大大下降。而雷达避障系统因为原理完全不同:毫米波雷达工作时,主动向前方发射电磁波,如果前方有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被雷达接受,利用发送与接收信号的频率差,通过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障碍物距无人机的距离。所以雷达波基本不会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2.全天时作业:不受光线的影响
大部分的植保作业是在白天进行,但白天可用于打药的时间可能是不够的,加上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季节性比较强,所以有些防治需要在傍晚,甚至夜间进行。
雷达避障系统是采用主动发射毫米波来探测障碍物的,不会受到光线的影响,允许傍晚甚至夜间作业仍然能保障安全性。而视觉避障依赖于充足的光线,一旦光线较差,避障效果将会打折扣,所以有些植保无人机企业必须再加上另一种设备,即近红外摄像头,才可能使夜间作业的安全性提高。
结论:由于农业上使用的雷达避障系统属于毫米波雷达,它很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考虑目前的技术,综合农田的情况,雷达避障系统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具体你要在什么地方使用无人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使用环境而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