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问题。
一、成孔质量控制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如控制得不好,则可能会发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及桩底沉渣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这些内容的施工要求在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孔位偏差
陆上钻孔灌注桩一般采用挖坑法, 比较简单易行。在每次对孔位点进行钻进成孔之前都要对孔点进行复测,确保孔点准确;在护筒的埋设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孔点相一致,同时要注意埋设深度与牢靠度。钻头对孔位应正确,钻头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宜控制在15L以内。
2、孔径偏差
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钻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
造成孔径偏差的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1)施工操作不完善
护筒埋置太浅或周围未夯实,从而造成漏水冲刷桩孔;泥浆比重小,密度偏低,压力不够;遇松散沙层、流沙层没有控制钻进进度,钻进太快;施工提锤、下放钢筋笼碰撞孔壁。
(2)成孔钻具
在钻进成孔之前对钻杆进行垂直度检测,钻杆的弯曲与摆动,在钻进过程中就会造成扩孔,且随着桩深的增加,扩孔会随之增大,从而造成桩摩擦阻力的降低,因此钻孔过程中要经常对钻头、钻杆等机具进行检测。
(3)护壁泥浆质量
护壁泥浆性能指标是灌注桩施工中严格控制的指标,泥浆质量不好会造成孔底沉渣增厚、扩孔与塌孔等问题,因此在泥浆的制备时应选用高塑性的粘土,并根据钻进土层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3、孔径垂直度偏差
主要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钻机的稳定性进行控制,避免其倾斜,从而影响成孔的垂直度。
4、孔底沉渣厚度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清渣问题,无论采用正循环还是反循环清孔,彻底清渣是不可能的,而沉渣厚度对桩端承载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沉渣厚度控制上,要做到触测精确,严格把关。
二、清孔质量控制
钻孔达到一定深度后,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要进行清孔,孔底沉渣厚度满足下列规定: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因此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并保持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1.25,含砂量≤8%,粘度≤289。
清孔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水头, 经常检测泥浆指标, 一旦达标, 迅速起钻。可用直径比设计桩径小5cm钢筋圆圈放入孔内验收桩径, 然后下钢筋笼, 尽可能缩短浇筑前的操作时间, 减少沉淀量。因下放钢筋笼及灌注混凝土导管,清孔时需中断一段时间,故需进行二次清孔。
严禁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这将会极大地降低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 也容易因泥浆相对密度过大而造成夹泥或断桩。
三、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由于灌注混凝土工艺的特殊性,因此对混凝土性质及搅拌质量有特殊要求;混凝土坍落度应为18~22cm;混凝土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5mpa;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满足整个浇筑过程,一般为3~4h,如果运输距离较远,应考虑加混凝剂。
浇筑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导管的埋深,《规范》要求在2~6m范围内。埋深过小会使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泥浆卷入混凝土形成夹泥; 过大则使混凝土不易流出顶升, 还可造成桩外周的混凝土出现骨料离析和空洞, 减小桩的有效直径; 亦可造成近导管处混凝土面高,远导管处混凝土面低, 从而混凝土先顶升再水平扩散, 出现死角区, 使泥浆和混凝土混合物填实在死角区, 造成钢筋的握裹力不足。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灌量要满足导管的下口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0.8m,从而保证将导管内的泥浆完全排除且防止其卷入混凝土中。
2、混凝土在灌注时,间歇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之内,而且不能超过30分钟,每根桩整个灌注过程尽量控制在4~6小时之内,保证灌注质量。
3、灌注时孔内混凝土面的上升速度宜控制为不小于2m/h,且导管提升速度与混凝土上升速度相一致,严格防止导管下口提出混凝土顶面。
4、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在1.5小时内灌注完毕,夏天由于高温天气宜在1小时内灌注完毕,否则要掺加缓凝剂。
5、为了保证桩顶标高以下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应灌注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规定的高度。
四、成桩检验
灌注桩成桩后应按成桩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如低应变动测试验、单桩静载试验等等,以确定桩的完整性、承载力是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我在庆安买了一台新反循环钻机,可是根本都不好使。后来厂家又拉来一台旧电机要给我们换。
找 公安局。。工商局。。还有法院。。还有。。你频道跑出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