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重平衡系统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分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发生额平衡
发生额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该时期内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这是由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决定的。对于某个会计期间内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在计入一个账户借方或贷方的同时必然计入另一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而且金额相等。
余额平衡
余额平衡是指任意会计期末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等于该期末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这是由会计恒等式决定的。
在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基本公式是:
(1)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2)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3)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如果上述三个方面都能保持平衡,说明记账工作基本上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说明记账工作发生了差错。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扩展资料:
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帐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帐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
所以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帐户余额来检查、推断帐户处理正确性的。
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
发生这类不影响平衡关系的错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帐户中全部重记、全部漏记或多记、少记,且金额一致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正确的。
二、某项经济业务记错账户,而方向无误,借贷仍然平衡;
三、某项经济业务记录的应借、应贷账户相互颠倒,借贷仍然平衡;
四、记录某账户的错误金额一多一少,恰好互相抵消,借贷仍然平衡。
主要形式
借贷记账法应用的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参考资料来源:
2. 配重平衡系统
平衡配重的作用。吊蓝是用于外墙施工的电动机械,吊蓝运行系统采用杠杆原理,用末端配重平衡块的重量,通过臂杆中部支座平衡吊蓝端产生的荷载。
3. 重量平衡系统
电梯的系统一般都来说是分为8个组成部分的,分别是曳引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4. 对重与平衡重区别
显示F一般是安全回路断开的意思,在此情况下应保持冷静,利用电梯内警铃或应急通讯设备将电梯故障报告给中控室,然后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援。切勿盲目活动,避免二次伤害。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5. 对重平衡系数
对重重量=随行电缆重量的一半+轿厢净重+平衡系数(一般取0.45)*载荷随行电缆重量=(行程/2+3)*2.25对重块有水泥的 有铁的,重量也不同,38kg的,45kg的,48kg的,还有很多种,根据对重框架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对重块
6. 重力平衡系统
既然都叫等效重力即把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看做为重力(等效重力)。
稳定平衡状态是指势能最小的状态,即当物体受到扰动偏离平衡位置时,能够自发回到平衡位置。
比如同样处于平衡状态,在山谷中就要比在山顶上更稳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