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齿轮油泵的简介
1、齿轮油泵使用规定电压
线路电压不超过抽液泵铭牌上所规定电压的±10%方可使用。2、齿轮油泵如何装备
开箱后按结构示意图装配,接上电动机
(1)并紧接连电机
(2)使之泵体与电机为一体
(3)上接好出水轮管
3、齿轮油泵使用前检查各部件外型完好才能开机使用。
4、齿轮油泵不宜作空运转,使用时,抽吸完毕,即停泵,否则会加速叶轮密封件轴承等磨损。也可能磨损泵管,因本泵电机空载转速可达10000转/分。
5、齿轮油泵及时调换电刷,电刷磨损到将不能使用时,须及时调换(2只电刷同时调换)否则会使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引起坏损,损坏换向器,严重时会烧坏电枢。
6、齿轮油泵在下列情况下不得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绝缘损坏,电源线工电缆护套破裂,插头插座开裂或接触不良,以及断续运转,出现严惩火花等故障时,电机外壳操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不得使用。
7、齿轮油泵防止过载,使用时,凡遇转速异常或降低时,应即停机检查是否有杂物卡住叶轮或电机是否发生故障,抽液泵因故刹车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
8、齿轮油泵使用工具要爱惜,所有抽涂泵要小心轻放避免受到冲击。
二、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和一些注意事项
1. 当齿轮泵主动齿轮转动,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随着齿轮转动,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
2. 这是齿轮进入啮合,使密封性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的压油过程。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有电机带动不断转动时,齿轮脱开啮合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3. 齿轮油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如需高温200℃,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三、齿轮油泵维护的方法?
齿轮油泵如何保养:
齿轮油泵是用两个齿轮互相咬合转动来工作,对介质要求不高。齿轮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齿轮油泵在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体并经泵排出口排出泵外。
1、经常加脂,电动油桶泵为高速运转,润滑脂易于挥发,故必须使轴承处的润滑能保持清洁,并注意添换。
2、成纤维、注意保存电动抽油泵应放于干燥,清洁和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3、齿轮油泵注意绝缘电阻,长期搁置不用的或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电动抽液泵,使用前必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如绕组与电机壳间绝缘电阻小于7兆欧时,必须对绕组进行干燥处理。
4、齿轮油泵经常检查维修,电动油桶泵应经常检查,维修,须检查电源线:内接线,插头,开关是否良好,绝缘电阻是否正常,刷尾座是事松动,换向器与电刷接触良好,电枢绕级扩定子绕组是否是有适中断路现象,轴承及转动零件是否的损坏等等。
5、保存好每零件和调换相同零件,在拆检齿轮油泵时,应保存好每个零件,要特别注意隔爆零件的隔爆面不能使其损伤拉毛包括绝缘衬垫及套管,如有损坏,必须调换上新的相同零件,不得采用低于原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或原有规格不符的零件,装配时应将所有零件按原先位置装好,不能遗漏。
四、什么是齿轮油泵?
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外啮合双齿轮泵的结构。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和泵缸把吸入腔和排出腔隔开。齿轮转动时,吸入腔侧轮齿相互脱开处的齿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转动,一个个齿间的液体被带至排出腔。这时排出腔侧轮齿啮合处的齿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无腐蚀性、粘度范围较大的润滑性液体。泵的流量可至300米3/时,压力可达3×107帕。它通常用作液压泵和输送各类油品。齿轮泵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维护方便,有自吸能力,但流量、压力脉动较大且噪声大。齿轮泵必须配带安全阀,以防止由于某种原因如排出管堵塞使泵的出口压力超过容许值而损坏泵或原动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